1、建立完善的咨詢制度
完善的咨詢制度是順利開展心理咨詢工作的必要保證。心理實驗室的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學校對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的管理細則;二是心理實驗室的日常管理細則。學校心理咨詢管理細則著眼于從宏觀角度規范學校的心理咨詢工作,如規定心理咨詢人員的工作任務、確立對咨詢工作的考核和評價辦法等。心理實驗室的日常管理細則著眼于從微觀角度規劃具體的心理咨詢工作,如規定咨詢室的開放時間、心理咨詢工作范圍、咨詢師和求助者的權利和義務、咨詢室值班人員的安排、制定咨詢人員工作條例等。
2、開展心理咨詢工作
(1)個別心理與團體心理咨詢。開展心理咨詢是心理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心理咨詢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咨詢師運用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術,給求助者以幫助、引導的過程,其Z終目標是緩解求助者的心理緊張與沖突,提高其適應能力以維護身心健康。心理咨詢包括個別咨詢與團體咨詢,個別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老師通過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互動來實現的專業助人活動;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對于具有相似或共性問題的學生Z為有效。
(2)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心理實驗室的工作除了給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外,還承擔著一項重要的工作,即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是一項非常復雜、嚴肅的工作,它由幾個重要的環節構成,即確定心理檔案的內容、學 生 資 料的搜集、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解釋和建立心理檔案。
(3)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心理實驗室要定期舉辦各種心理ZT講座,增加學生的心理保健知識。同時利用多種宣傳途徑進行心理實驗室和健康知識的宣傳,比如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從整體上營造學校心理健康的氛圍,增強學生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